我天生对文科不太感兴趣,高一时很多文科作业都直接扔给ai了。”一位在读高二的学生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经历。“平常写作很好,一到考试作文就写不出来。”一位困惑的初中老师经过了解才知道,原来这些学生“借脑”了ai。
当人们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大学生用ai写论文的利与弊时,“ai 作业”却提前一步进入了中学课堂,一些在“互联网 ”时代出生的中学生已经无缝连接到了“ai ”,“ai 作业”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。
那么,“ai 作业”究竟是帮手还是枪手?ai技术究竟对教育“有利还是有弊”?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教育专家。
【帮手?扼杀创造力?】
记者在网上搜索“ai作业”关键词,就会立马跳出来很多相关软件,比如“ai智能写作”“ai智能文章生成器”等等。一些高中生表示,只要会用搜索引擎,就能找到简单好用的ai“作业帮手”。
这不禁让人想问:“ai 作业”是否成了又一个“拍照搜题”软件?两三年前,不少中小学生遇到难题就打开手机摄像头“拍照出答案”,但一到考试就“露馅”,不光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成绩和思考能力,也给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及时了解,出了一道难题。对此,教育部曾要求这些软件下线整改,许多软件更新了需要实名认证的“家长模式”,以此来限制学生过度依赖搜题功能。
然而,搜题用的“摄像头”盖住了,ai平台的“聊天框”却也开始逐渐向学生的作业本“渗透”。不同的是,以前学生使用“拍照搜题”更多是用在理科学习时,而ai与作业相遇后,很多学生似乎找到了“秒出”文科作业答案的神器。
对此,一些家长表现出了担忧:“用ai,岂不是让孩子学习过程中都不用自己思考了?”“ai 作业,会成为孩子的‘偷懒神器’吗?”“我觉得孩子还是应该稳扎稳打地学。”……
身处技术时代,借助ai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提高效率,但看到学生频繁使用搜索引擎或ai搜题,不禁要问:ai技术对教育的影响,是否会重蹈搜题软件的覆辙?
【与其堵,不如疏】
与家长担忧不同的是,老师们对“ai 作业”的看法似乎更宽容。
不少专家表示,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,面对新技术一味地“堵”是不明智的。ai是现在以及未来的关键技术,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,都应该鼓励他们多接触,多了解。
上海市继光初级中学校长明洁认为,教育环节避免不了ai技术的影响,ai大模型目前可以作为各种知识和信息的压缩和检索工具,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新渠道,我们应该尝试把它看作学习的助手,但不能代替老师传授知识,更不能替代学生写作业。
其实,在教学和作业中科学运用ai,有不少正向的作用。复兴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袁立薇告诉记者,学校布置的朗读作业,就是利用ai去评价和打分。“同学们对此反响很好,ai结合语调、语速、情感进行评价,很客观,也很有说服力。”
对于用“ai”写作文的影响,复兴高级中学曾经做过一次实验:在众多作文范文中混入一篇用chatgpt写的作文,让学生来阅读和评析。结果,同学们普遍认为这篇虽然写得不错,但不是最好的。袁立薇老师表示,ai生成的文本逻辑性比较强,对提升写作时逻辑性的严密有帮助;但同学们也觉得ai的文章缺少“人情味”,缺乏自己的特色,尤其缺乏语言表达上的个性特点。
也就是说,可以借助ai作为学习工具,如果完全依靠它,甚至依赖它,使用ai后只进行简单的“复制黏贴”,那么久而久之便会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。
袁立薇表示,“ai 作业”并不是洪水猛兽,它到底是帮手还是枪手,关键在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,是否学会了如何更加科学地使用ai,评价ai写作业“有利有弊”还是要看如何利用这种工具。
【评价应更注重过程】
如何引导学生科学使用ai,需要老师从各方面努力。明洁校长表示,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,虽然ai可以提供无限的信息和数据,但是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筛选、解释和应用这些信息。当引导学生使用ai来辅助学习时,要强调学术诚信和原创的重要性,体现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。
事实上,一些同学在与ai互动数次后,开始了“去ai化”。他们经过最初的好奇之后,现在不会再照搬ai生成的答案,而是从中找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部分作为自己的素材积累,“老师也引导过我们,要取其精华,而不是全部照搬ai给的东西”。
在ai时代,我们如何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?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需要重新考量——更加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。因为,科学使用ai的过程,本身也是一种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,帮助他们识别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。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,学生们不仅能养成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,也能构建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的生活态度。